返回
行业资讯

兖矿 140 亿买矿、金岭净利润暴涨 122%,矿业双雄业绩与战略并购揭行业新动向!

2025-04-09 09:190

一、金岭矿业:需求回暖与战略升级驱动业绩倍增

营收与利润双增背后的核心动因

环球工程机械网讯,2025 年4月8日晚,深市首份一季度,金岭矿业的财务报表格外亮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6.98%,达到 3.56 亿元,净利润更是实现了 122.53% 的飞跃,达到 4909.91 万元。这一成绩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交织的结果。

从需求端来看,钢铁行业的复苏是关键驱动力。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下游行业对钢铁的需求逐步回升,钢企复产意愿强烈。据钢联数据显示,247 家钢企日均铁水产量自 2025 年 2 月底持续回升,截至 3 月 30 日已达 237.28 万吨 ,对铁矿石的需求显著增强。金岭矿业作为铁矿石供应商,充分受益于这一市场趋势,铁精粉销量大幅提升,直接带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

成本控制方面,金岭矿业推行划小核算单元管理模式成效显著。将成本核算细化到最小单元,每个员工都成为成本控制的参与者,极大地提高了全员的成本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调配,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比如在选矿环节,根据矿石品位变化精准调整浮选药剂用量,既保证了选矿效果,又降低了药剂成本;在采矿环节,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和人员排班,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采矿成本。

资源储备的扩充为金岭矿业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4 年 10 月成功竞拍获得山东省齐河县大张地区铁矿普查探矿权,并于 2025 年 3 月取得探矿权证。该探矿权位于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勘查面积 21.3 平方公里,初步探获资源量已达中型矿床规模,全铁平均品位 55% 以上,磁性铁平均品位 50% 以上,品位高、矿体厚、埋深浅,找矿潜力大。这一资源储备的增加,不仅为公司未来的产能扩张提供了保障,也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估值和抗风险能力。

二、兖矿能源:百亿收购西北矿业,深化资源整合

 收购方案解析与战略意图

在矿业领域,兖矿能源的收购行动同样吸引着市场的目光。4 月 8 日晚间,兖矿能源发布公告,计划以 140.66 亿元的巨资收购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权属公司 —— 西北矿业 51% 的股权 。具体来看,这笔交易分为两个部分,其中 47.48 亿元用于受让西北矿业 26% 的股权,93.18 亿元则用于向西北矿业增资。尽管这一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根据相关标准,并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也不涉及重组上市。

兖矿能源此次收购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从资源层面来看,西北矿业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煤炭资源量约 63.52 亿吨,可采储量达 36.52 亿吨,一旦收购完成,兖矿能源的商品煤产量预计将增加 3000 万吨。这对于巩固兖矿能源在煤炭行业的地位,增强其在全球煤炭市场的话语权至关重要。在全球煤炭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更多的资源储备意味着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当煤炭市场价格波动时,拥有丰富资源储备的企业可以通过灵活调整产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

协同效应也是此次收购的重要战略目标。兖矿能源和西北矿业在业务上存在诸多协同点,通过整合物料采购环节,可以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在产能调配方面,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更合理地安排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传统能源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新能源的挑战。

 行业整合趋势与潜在挑战

兖矿能源收购西北矿业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反映了当前煤炭行业资源整合、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安全等政策要求的提高,小型煤炭企业逐渐失去优势,大型煤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源优化配置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内煤炭行业的整合案例不断涌现,如晋能控股集团的重组,资产总额达 1.1 万亿元,煤炭产能近 4 亿吨,通过整合重组改变了过去多、小、散的格局,使煤炭产业集中度、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都得到了增强 。

然而,这种大规模的收购行动也面临着诸多潜在挑战。资金压力是首要问题,140 多亿元的现金支出对兖矿能源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在满足收购资金需求的同时,确保自身的偿债能力不受影响,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如果资金安排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增加财务风险。例如,一些企业在大规模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最终陷入财务困境。

政策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全球对于矿业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环保政策不断收紧,安全生产标准持续提高。煤炭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改造,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若不能及时满足政策要求,还可能面临停产整顿等处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三、行业透视: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突围

 铁精粉市场回暖的结构性支撑

金岭矿业的业绩增长并非偶然,背后反映出铁精粉市场供需结构的深刻变化。从短期来看,钢厂复产是拉动铁精粉需求的直接因素。Mysteel 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30 日,247 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达到 237.28 万吨 ,较 2 月底有显著提升,且仍处于上升通道。这一趋势表明,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在短期内持续旺盛,为铁精粉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长期视角分析,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正在重塑特种钢材市场,进而推动铁精粉的结构性升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了满足轻量化、高强度的要求,汽车零部件大量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种钢材,如热成型钢、超高强度合金钢等,这些特种钢材的生产对铁精粉的品位和纯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高温合金部件、海洋工程的耐腐蚀结构件等,都依赖于高品质的特种钢材,而高品质特种钢材的生产离不开优质铁精粉的支持。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显示,特种钢材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 2016 年到 2020 年,特殊钢的产量从 100 万吨增长至 180 万吨,销售额也从 500 亿元增长至 900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8% 。随着这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特种钢材的需求持续攀升,进而带动了对高品质铁精粉的需求,为铁精粉市场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煤炭行业的整合与转型路径

兖矿能源收购西北矿业,是煤炭行业整合与转型大趋势的一个缩影。在规模化方面,通过并购西北矿业,兖矿能源大幅扩充了自身的资源版图,商品煤产量预计增加 3000 万吨,这将显著增强其在煤炭市场的议价能力。在全球煤炭市场中,规模效应至关重要,大型煤企凭借其庞大的资源储备和稳定的产能,能够在价格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例如,当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时,大型煤企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稳定价格;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又能迅速释放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绿色化转型方面,兖矿能源积极探索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煤化工业务单位成本下降 7.6%,单位毛利同比提升 7.1% ,这一成绩得益于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和创新。在煤炭气化环节,采用先进的气流床气化技术,提高了煤炭气化效率,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在合成环节,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了产品收率和质量。兖矿能源还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对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四、未来展望:矿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风险挑战

资源储备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引擎

在未来的矿业发展格局中,资源储备和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金岭矿业而言,亿吨级富铁矿的开发是其资源端的重大优势。齐河县大张地区铁矿普查探矿权的获取,使金岭矿业在资源储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该区域初步探获资源量已达中型矿床规模,全铁平均品位 55% 以上,磁性铁平均品位 50% 以上,品位高、矿体厚、埋深浅,找矿潜力大 。这不仅为金岭矿业的现有业务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还为其未来的产能扩张和产品升级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源的逐步开发,金岭矿业有望在铁精粉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兖矿能源收购西北矿业,同样是在资源储备上的重要布局。西北矿业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资源量约 63.52 亿吨,可采储量达 36.52 亿吨 ,收购完成后,兖矿能源的商品煤产量预计将增加 3000 万吨。这一资源整合将显著增强兖矿能源在煤炭行业的竞争力,使其在全球煤炭市场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通过对西北矿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兖矿能源可以优化自身的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在技术创新领域,智能化矿山建设以及低碳冶炼技术乃是矿业企业达成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要素。智能化矿山依托 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于采矿环节,无人设备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高效开展作业;在选矿环节,智能系统可对工艺进行实时调整。例如,华为与山东黄金焦家金矿开展合作,充分利用 5G 技术特性,满足井下多种业务需求,有效提升网络性能,切实达成减人提效之目的。

低碳冶炼技术是矿业企业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举措。随着全球对碳排放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矿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该技术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降低碳排放。以氢冶金技术为例,其运用氢气替代化石燃料;余热回收技术则通过回收余热,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政策与市场波动下的风险防控

政策与市场波动是矿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效防控这些风险,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策层面

矿业企业应密切关注碳排放政策、矿产资源税改革等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全球碳排放政策愈发严格,若矿业企业无法满足减排要求,将面临高额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所以,企业需加大在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投入,推动自身绿色转型。

矿产资源税改革也可能对企业成本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一旦资源税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利润空间也会被压缩。企业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企业还需借助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手段,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市场波动层面

矿业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价格波动不仅会影响企业销售收入与利润,还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为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可通过套期保值、多元化销售渠道等方式进行对冲。

套期保值是一种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企业可通过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操作,锁定产品价格,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多元化销售渠道能够降低企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提升企业市场适应能力。企业可拓展国内外市场,与不同客户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稳定销售。

2025 年一季度矿业双雄的表现,既体现出传统能源行业的韧性,也揭示了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能源格局重构过程中,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水平与风险防控体系将成为企业实现突破的核心竞争力。


  •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