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蛟龙入地:“解码”实现北京东六环隧道通车的核心利器“运河号”硬核科技与掘进

2025-04-21 08:49:11 来源:中交天和   
核心摘要:4月20日凌晨4点,随着信号灯由红转绿,社会车辆从原六环路驶入东六环隧道,标志着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开挖直径16.07米超大直径

4月20日凌晨4点,随着信号灯由红转绿,社会车辆从原六环路驶入东六环隧道,标志着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开挖直径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贯通的东六环路改造工程隧道正式通车,这意味着北京副中心"地上地下双城记"的完美呈现。

"运河号"这整机长145米、重达4500吨的庞然大物,堪称中国盾构技术的集大成者。其98%的国产化率背后,是中交天和攻克的一个个"卡脖子"技术:全球首创的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技术,将刀具寿命提升至国际同类产品的1.5倍;自主研发的泥水分层逆洗循环系统,让这"地下蛟龙"在复杂地质中保持安全高效掘进;而光纤磨损检测技术的首次应用,更实现了对16米级刀具的"全时体检"等。

在穿越北运河与潮白河排水河道时,"运河号"面对80%粉质黏土地层的严峻考验,其搭载的智慧监控系统通过实时调整土压、注浆等32项参数,最终将沉降控制在5毫米,相当于在豆腐般松软的地层中完成"微雕手术"。

"这就像在60米深的地下开着航母走钢丝。"中交天和项目总工程师这样形容穿越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的207米"死亡路段"。上方不足23米就是繁忙的建设工地,侧方3米外密布抗拔桩,而透水砂层更让每一步掘进都充满变数。

中交天和现场技术团队通过“运河号"上导向系统控制掘进姿态,如同为盾构机装上一双“慧眼”,可以准确地判断盾构机走向与姿态。如姿态偏差过大,可即时报警和处置,确保盾构机在暗黑的地下不迷失方向或偏离设计轴线;采用同步双液注浆技术让管片上浮量严格控制在10毫米内。当盾构机最终以"零扰动"的姿态穿越风险区时,监测数据显示地面沉降仅毫米级——这相当于在百米高空走钢索时,钢索的振幅不超过数片树叶的厚度。

大国重器背后的匠心远征‌

历时约23个月掘进中,“运河号”一路高歌猛进,其间,创造了最高日掘进12环(24米),最高月掘进276环(552米)的新纪录,并做到“始发零风险、36万平方米隧道零渗漏、对地面零干扰”的全球领先水平。“运河号”的成功应用,对全面提升北京交通服务能力、深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大力构建区域性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也再次展现了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的强大实力,为我国未来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起到了重大示范效应。

为确保掘进施工平稳有序,中交天和为“运河号”配备了现场技术团队,提供全天候保驾服务,及时预测、分析、控制和消除故障风险,把设备故障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本着“快捷高效服务”理念,在现场配置配(部)件仓库,做到最快在1小时内完成配(部)件更换,极大地提高了掘进施工效率。

中交天和作为地下工程装备领军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紧密围绕国家"交通强国""制造强国"战略部署和"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在隧道工程掘进装备和智能建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拥有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建设。其国内应用于海太、南京和燕路等跨江工程,上海机场快线等轨道交通,以及新疆乌尉高速、西天山隧道等项目;国际参与马来西亚东铁、雅万高铁等"一带一路"工程,凭借优异性能赢得广泛赞誉,不断刷新着中国盾构品牌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赵丽)
下一篇:

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甘肃泰隆森矿业访问日立建机

上一篇:

2025.04.21星期一 新闻早知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